栏目导航: 福建招生考试网 > 中考会考网 > 初招 > 文章正文
 
2008北京小升初政策跨区就读有三个办法
福建招考网整理自:竞报 2008-4-9 15:00:59

“怎么今年的小升初政策还没出来呀?”从孩子四年级起,就开始关注北京小升初动向的家长窦女士最近很着急。以往3月底前,市教委都会公布当年的小升初指导政策,然后各区县教委明确具体实施办法。可今年赶上自己儿子要升学时,教育部门却到4月上旬将过的时候还是静悄悄的。而部分培训机构打出的名校入学素质辅导,也让窦女士有些坐不住了。记者昨天从部分区县了解到,今年小升初的大方向依然是“就近免试入学”。“招优入学”的新举措,将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,首次在小升初中起到决定性作用。

  跨区就读有三个办法

  昨天,市教委基教处处长李奕做客城市管理广播时介绍,本市义务教育阶段仍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。如果学生“小升初”打算跨区就读,可通过三种途径实现。

  三种跨区就读包括:学生可在户口所在地、毕业小学所在地、家庭实际居住地,这三地之间选一个进行跨区入学。

  李奕表示,租房家庭能否允许跨区就读,还需按照各区县教育部门的具体规定,对租赁时间和居住时间等可能会做出具体的时间限定。

  文体科特长生仍保留

  “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过程中,将不得以创办特色学校为名举办重点校、以开展实验研究和办特色班为名举办实验班,并以此为名测试选拔学生。”市教委副主任罗洁说。

  今年3月10日,市教委体美处公布了重新认定的153所北京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名单。在去年底,取消北京九中科技示范校称号和光明小学等9所中小学被限期整改后,本市的科技示范校已经达到128所。还包括108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。在今年小升初中,这些重新认定的特色校仍可面向全区接收特长生,部分金帆团、金鹏团示范学校还将制订跨区招生计划。

  李奕在做客电台节目回复家长提问时表示:去年的文件中写到,对于学科类的实验班要“暂时保留”,所以取消是必然的,而且时间肯定不会长。据透露,今年各区县小升初中,也将会取消学科实验班作为重点。预计初中取消实验班大约会使5%左右择校愿望较强的家庭受到影响。

  在明确特色校招生的同时,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,并不赞成将各区县的优质校“片内”招生范围都扩大到全区。负责人认为,提高本市初中校办学质量,拉近校际间差距才是解决小升初择校的最有效方法。而盲目使优质校扩大招生范围,会降低学校的教学质量,也不利于教育公平。

家长呼吁:“共建生”能否取消

  一直为儿子升初中废寝忘食的窦女士,从年初开始就在关注“小升初”家长论坛。各学校的招生动态和媒体报道的有关新政,她都是在第一时间就掌握了。“目前进行招生咨询和报名的,基本都是民办校。公办的要等教委政策出来才敢动。”窦女士说。

  在研究了近三年小升初政策后,窦女士表示:小升初中最不公平的入学方式就是“共建”名额。“老老实实‘就近入学’的孩子,可能被派到不太好的中学。”窦女士认为,凭借父母单位优势,而轻松进入优质校的“共建生”,有碍升学的公平性。

  其实,早在今年2月《北京市实施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〉办法(草案)》通过网络征求市民意见时,取消“共建名额”就被广大网民提出。不少人认为,“共建生”和“赞助费”是使得优质校择校风高涨的主要原因之一。“学校收了大企业、大单位的赞助费,员工的孩子就可以进去读书。学校再用这些钱提高师资水平。”窦女士说,如此“共建生”挤占片内就近入学名额,也使其他想择校的学生付出更多。

就近免试原则不变

  近几年,一到“小升初”阶段,不只考生、家长和学校紧张,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似乎也很谨慎。对于今年小升初政策到底何时公布,很多负责人都表示:“会在近期”。面对家长和社会的疑问,市教委明确表示,“就近免试”入学的原则将一直保持不变。“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入学,是写进法律里的。”负责人表示,小升初矛盾并不是恢复考试或加大优质校招生规模就可以解决的。提高本市初中学校的办学水平、加强校际交流和资源共享,缩小学校间差距,才是小升初问题的解决之道。

  竞报记者邓跃/文竞报记者张雷/摄

  全部通过电子学籍管理

  去年4月底,参加小升初的学生统一将自己的电子学籍IC卡上交到各区县招生部门管理。在统一封存4个月后,开学前再次领到卡片时他们已经是一名初一新生了。市教委负责人表示,记录学生各科成绩、社会实践和参加公益活动等信息的电子学籍卡,也将如实记录学生流动和升学痕迹,有效限制非正常跨区择校的流动。

  根据去年市教委公布的数据显示,2007年小升初“择校生”数量比前年减少了2000人左右。

  市教工委副书记张建明曾在年初表示,今年北京市小升初将全部采用这种电子学籍管理方式,加大电脑派位的比重,严控初中新生在规定渠道之外的跨区流动。

 

 
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 
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  资料库
·2007年我国独立学院本地生源比例情况(本
·2007年我国民办大学本地生源比例情况(本
·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
·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
·2008中国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学费排行榜
·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业学费排行榜
·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
·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
·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
·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强
·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科专业学费排行榜
·2008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排行
·北京民办高校名单
·2008年新设置高校名单
·中国大学50强排行榜
·上海市列入985工程及211工程的院校名单
·各省高招办联系方式
·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-中华人民共和国教
·教育部2007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
·2007年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院校名单
·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
·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
·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
·2007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
·2007年第二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
·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
·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名单
·各学历层次高校学生毕业证书内容样本
·福建省2007年度第一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名
·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501-600强
·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401-500强
·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301-400强
·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201-300强
·2008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
·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1-200强-中国校友
·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
·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(本科)名单
·2008年具有小语种单独招生资格的25所院校
·59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名单及联系方式
·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
·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
·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
·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
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
·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/高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
·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
·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
·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(截至2007年3月15日
·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
·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
·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
·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
·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 港大等位列三甲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
·部分招收华侨、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
·全球MBA百强榜出炉
·2003-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